蘭德公司的報告總能激起人們無數想象。2009年下半年,蘭德公司連續發表了兩個關于中國的重頭研究報告。其一是針對臺灣海峽做出的中國軍力評估報告,警告美國政府臺灣海峽兩岸的軍力對比已經嚴重失衡。這份報告在當前兩岸致力于合作協商、加強互動的大局之下,引發了軒然大波,以至于另一份隨后發表的報告被人所忽視。這份被冠名為《中國的國際行為》的研究報告實際是蘭德專門為美國空軍做的專題評估,是作為美國空軍的研究項目“中美之間的安全關系──臺灣及其他”的子課題。
這份報告由蘭德知名中國問題專家埃文·S.孟德爾斯(Evan S. Medeiros)帶頭撰寫,總計十余萬字。作為一份提交美國軍方的報告,研究者本著“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的原則,著力點放在了中國的國際外交活動上面。通過對中國外交的變化,進而對這些策略的變化可能帶來的種種后果作出評估,作出政治判斷和政策推薦。
報告開篇即指出中國已經不再是國際政治中的邊緣角色,也不必再強調要把中國納入國際社會的組織、規則范圍內了,因為中國已經身處其中。雖然中國的國際活動并沒有改變國際社會的結構框架,但是中國的國際活動已經改變了當前國際體系的動態。報告首先對中國外交政策的背景作了整體的展望與分析,即“民族復興”、“百年屈辱”、“國家安全”,而這三個層面又是彼此相關的。報告指出對中國的外交戰略必須經過三個層面的分析與思考,長期來看中國的外交優先目標依次是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經濟發展,最后是國際地位。報告接著分析了中國審視自己國家安全的兩個互為依托的維度。第一個是中國相信復興必須依賴于融入國際社會,另一個則是中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利益為國際上各種勢力所威脅,這種威脅是普遍的,但是嚴重程度是不確定的。中國確信不會有世界大戰,同時全球化以及全球力量的均衡是大趨勢,而中國的國家安全正在面臨挑戰,中國崛起是世界格局變化的重要因素。報告列舉了中國外交的五大目標,首先是實現經濟發展;其次是讓亞太周邊國家對中國放心;抵制對抗對中國的種種限制;能源供給多元化;壓縮臺灣的國際空間。而中國采取了許多新的外交手段實現這些外交目標。中國不斷與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建立各種各樣的伙伴關系和戰略對話機制,積極參與建立和推動多邊合作機制,特別是地區性組織,中國的經濟外交是穩健而多元的。
報告認為最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的外交目標并非是革命性地顛覆現有的國際秩序。中國外交不是意識形態導向的,而是利益導向的。中國不希望打破現有國際社會的游戲規則,而是希望掌握這些規則。
對于美國利益而言,報告指出中國并不謀求取代美國,而是希望和美國建立平等競爭的關系。但是中國這些特別的政策正在侵蝕美國與亞太盟友的傳統關系,美國限制中國的能力正在被中國限制,中國的分化戰略也正在悄然改變著中美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