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發展到21世紀,智人這種曾經憑借強大虛構能力統治了地球的生物,今天卻面臨著種種的窘境。人類對自身的認知還缺乏足夠的科學精神和方法,回歸到渺小而浩瀚的生命本身,我們的認知仍舊淺薄我們需要回歸到本質了解生命,了解科技。

 

2013年,好萊塢影星安吉麗娜·朱莉在接受基因檢測后,切除了乳腺。這一奪人眼球的新聞讓不少人第一次知道了“基因檢測”。現在,民眾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愈發關注,與此同時,基因檢測的價格越來越親民。越來越流行的基因檢測到底是什么?父母的基因缺陷真的會遺傳給孩子?

 

用正確的生命科學知識武裝自己,才能在謠言滿天的世界里認清事實本來的樣子。

 

關于創造生命與科技的論題,在中信出版集團與百信銀行聯合主辦的2018信睿論壇上,華大CEO、《生命密碼》作者尹燁先生,從基因技術方面做了別開生面的精彩分享。

 

我為什么要寫這本書?

 

我們今天遇到大量的問題,其實大家聽著基因似乎都聽過,用著基因大家似乎都沒用過。我在和世界各地科學家交談中發現,今天的基因已經不再是一個技術問題,更多是教育問題,哪些基因是靠譜的?大家今天有沒有可能找到一個正確的渠道?

 

我想跟大家講很多不一樣的東西,比如說大家可能都知道元素周期表,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宇宙中不算人工合成元素大約是88-94個,我們加入人工合成的差不多有有125個元素,這里只有兩個元素是中國發起的,一個是鋅,一個是砷。我如果說生命周期表,大家說什么叫生命周期表?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座的各位都是由基因決定的,每一個人的全部的基因,物種的基因,當然他們背后也會有這種相關的聯系。

 

這本書的附錄一叫生命周期表,我列舉了從1977年人類第一個測序完成的物種到現在所有完成的高等物種的揭秘,實際上是一本工具書。如果說21世紀是生物科學的世紀,我們必將去決勝出這個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產業,我相信要從我們的孩子做起,從科普做起,從教育做起我們是要讓我們的未來在很小的時候就對生命科學產生興趣,就相當于今天你直接對中國的成年人抓足球,這是不可能的。是因為其實我們輸在了最基層的足球教育上,大家不快樂去玩。

 

而生命科學如果我有機會,我愿意跟就像河森堡老師等大家可能耳熟能詳的,應該說做科普非常有天賦,有粉絲群受眾群的人,一起真正用漢語寫出來的,中國人自己理解的生命科學科普

 

我管它叫你的第一叫科普的書,很多人說“生命密碼?你怎么寫了一本算命的書?”我說你好像看錯了,那本書跟我沒關系。但其實基因能不能算命?在一定程度上我們的確有好多的事情可能是基因的決定。

為什么西藏人特別能爬山?

?

汪老師是個湖南人,爬山的過程中他很不爽,因為他發現他的行李都是被人背的,他就管走路,基因一定不一樣,于是提了個要求,把離心機給我送上來,抽血看看大家的基因是不是不一樣

 

后來我們做了50個藏民,50個漢人,又比較了50個北歐人種和丹麥人種,我們找到了一個基因叫EPAS1,這個基因是陽性的能爬山,這個基因不是陽性的就得吸氧。后來我們發現無獨有偶,不光是人,牦牛、藏羚羊,類似的恒溫動物都有這個特質,所以西藏人爬山就是基因決定的,在藏民當中是87%,漢民是10%。

?

為什么熊貓要吃竹子?

 

其實在很久以前熊貓也不吃竹子,人家原本是肉食動物。那熊貓為什么不吃肉改吃竹子了呢?

 

熊貓的學名叫貓熊,是食肉木的,黑熊、棕熊、北極熊、馬蘭熊全吃肉,但是它不吃肉,后來發現不是不吃肉,給了肉就吃,為什么不主動吃肉?它產生了一種機制,它覺得吃肉有問題。

800多萬年前,那段時間發生了冰川,所有動物開始從這往南跑,所有動物過來了,熊貓發現打不過北方的獅子老虎,所以就吃草,吃草之后發現吃草動物也來了,食草動物我也干不過,所以就吃竹子,一步一步就變成了它對吃肉不感興趣了。

 

但是今天熊貓餓極了也真的吃肉,千萬不要小看熊貓,真到野外你打不過它,,熊貓真餓極了,能把竹鼠震暈給它吃了。

 

后來人類發現熊貓的基因組和狗的基因非常接近,原本是肉食動物。所以熊貓為啥愛吃竹子什么決定的?基因決定的。

 

喝酒為什么會臉紅?

 

喝酒為什么會臉紅?這是一個我被問的最多的問題,酒量到底能不能練出來?酒量真的練不出來,這是基因決定的。

 

這個基因叫做ARDH,是一種乙醇的脫氫酶。喝酒后臉紅是因為酒精進入人體后會被轉化成乙醛這種物質,乙醛具有讓毛細血管擴張的功能,從而導致臉紅現象的產生。喝酒容易臉紅的人體內一般有高效的乙醇脫氫酶,能迅速地將乙醇轉化成乙醛。但是,因為他們體內缺少乙醛脫氫酶,所以迅速累積的乙醛遲遲不能被代謝體外,所以容易造成長時間臉紅。

大家現在想想我們一圈人喝酒,臉紅了的那個他已經把酒精分解了,已經變成乙醛了,這個時候其實它是能喝點酒的。當然你酒量特別好,兩個基因都沒問題,看起來就光出出汗。

?

怎樣判斷男人是否容易出軌?

 

大家可以伸一下自己的手,盯著旁邊那個男人的手可以看一看。

 

一篇嚴肅的科學論文告訴大家,跟無名指的長度有關系,無名指的長度越長,睪丸相對于同體積的人更大,大了就意味著有更多的精子,所以意味著他有更強烈的欲望。所以這一部人雖然尋花問柳的概率大,但是得前列腺癌的概率就比較低,因為老用。有很多老和尚其實得有前列腺。

 

大猩猩一般是一夫寡妻的,黑猩猩是多夫多妻的。雖然大猩猩體格很大,但是如果算相對比的話,黑猩猩的睪丸更大,因為它要應付這種多夫多妻制。

 

一只雄海象一旦贏了其他雄海象之后,他會什么也不干了,就享受著各個妃子給它傳宗接代。還有海狗為什么很強,都是類似的,只要我在這個種群當中獲得了最高的權利,實際上我的目的是要把基因可以最大范圍傳到每一個后代的體積當中去,這個過程當中物種基本遵循了優勝劣汰,人類通過一夫一妻解決了這個問題。

 

一夫一妻解決了男人的興趣還是女人的興趣?其實解決了男人的興趣,因為在以前窮的男人是沒有機會給后代的,都是一夫多妻,所以人類真的是蠻特殊的物種,通過一種制度直接對抗掉自私的基因,這其實是人類的物種為什么在今天這么顯著,背后還是有一定的文化基礎。

 

基因能夠解決全部問題嗎?

?

肯定不可能!

 

比如說猴子。最近大家有人去峨嵋山喂過猴嗎?這是目前峨嵋山的猴,中國男子糖尿病現在50歲以上的得病率是52%。而且峨嵋山現在體檢有80%幾的猴子血糖開始高,到峨嵋山上千萬別帶碳酸飲料,要是帶了它和你搶你就給它。猴子以前獲得糖分太難了,自然界當中真正能獲得糖份只有果實當中的果糖,真正能夠純粹的糖以前是蜂蜜,猴子敢去弄蜂蜜嗎?

 

所以當它第一次得到了糖,有血糖,就意味著餓不死,經過人類的快速發展,今天全世界都不缺糖,我們就變成了多糖的世界,開始重新對付糖尿病的問題,人類是不是挺能折騰的。真得了糖尿病怎么辦?大家說本來我想吃夜宵,不是我想吃,而是我肚子里的細菌告訴我想吃,我不吃,但其實如果連這個事都能做得到,我相信沒什么狠事你干不出來,這還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還有一個東西情我們躲不開——手機。一場50分鐘的會議,很多人都在刷微信,發朋友圈,進行交互活動,我不是說這個事不對,只是大家今天頸椎不疼嗎?這是一種新的傳染病!很多人不明白,為什么?

 

這種傳染病的傳染源就是微信、微博、facebook、推特,可是傳染病就得有疫苗,但是這種傳染病沒有!有人說停電不就好了,但是我們深圳有一條街叫華強北,他們做了一個東西叫充電寶,通過互聯網經濟變成共享充電寶。

 

而且我還發現當手機開始斷電的時候大家集體開始焦慮了,我們上學的時候沒有手機,今天出去不帶手機你覺得你丟了對嗎?是你丟了還是你手機丟了?我們以前是看鑰匙帶沒帶,錢包帶沒帶,今天看手機有沒有電。你說我不用微信,你真敢不用微信嗎?你老板找你呢?你老板牛逼,你老板還有你老板。就算是川普他是不是也怕普京給他打電話?所以從某種角度上講人類已經被完完整整綁架到IT基礎上去了。

 

人類會不會永遠不再得癌癥?

 

大家都知道癌癥是因為基因突變導致的,就變成癌癥了。所以癌癥的本質是疾病,細胞越多癌變越多,物種越大細胞越多,得癌的幾率就更大。鯨魚也幾乎不得癌癥,大象可以活到80-100歲,鯨魚可以活到更長,有些鯨魚在肚子里就要長很長時間,所以癌癥確實可以不存在。

今天聽周圍的人都得癌癥,可是我們很少聽到你家又有人長到70歲了。人的壽命在30歲以下徘徊了很久,1885年疫苗開始快速發展,還有青霉素,這兩個東西的普及使我們快速壽命達到了50歲以上,后來解決了三高問題。

 

現在癌癥正在被解決,癌癥確實伴隨著人類壽命的進步,而真的解決一個舊的問題就會產生新的問題。我們在1979年送別了天花,在1980年重新又給我們帶來一個新的疾病叫艾滋病,比天花還麻煩,因為天花得了最多就是死了,艾滋病得了以后大家可以伴隨很多年。梅毒第一次帶到歐洲的時候,其實是讓貴族之間奢靡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控制。所以才有一大堆砒霜治療這些事情。

 

但是從好的方向理解,這也是哲學問題,當你有一個鑰匙就會有一把鎖,重新有一把所鎖就又會有一把新的鑰匙。

 

生命科學當中唯一不例外的就是例外

?

最近有一個做多器官移植的捐給四個人,四個人都得癌癥,捐獻者沒有癌癥。大家都在猜為什么。后來大家終于提出一個假說,因為我們知道癌癥是不能傳染的,但生命科學當中唯一不例外的是例外。

 

講一個類似的故事:大家塔斯馬尼亞島有一種動物叫做袋獾,這個袋獾互相咬。島的袋灌都得癌了。為什么呢?因為塔斯馬尼亞島袋獾的祖先是非常一致的,就是他的免疫系統幾乎是一樣的,有一只控制不了癌癥,在其它物種都會很方便的進行擴張。

 

這些做器官移植的人必須之前做抗排異反應,我要壓制那個免疫。這個時候我們任何器官就變成腫瘤了,因為沒有免疫。就可以回答剛才那個問題了,這個問題其實不是孤立。

 

 

生命如此美妙,我們卻知之甚少。蕓蕓眾生蘊藏哪些造化之妙?基因組學、生命科學為何包含無窮魅力?

 

思考生命發生的演化、感受科學詮釋的美麗、關愛基因引發的不幸、憧憬科技締造的未來。尹燁在新書《生命密碼》中用人人都看得懂的語言,輕松地解答那些古怪而讓人憂心的問題,讓基因不再是高深莫測的知識,讓生命科學真的流行起來。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創造未來

 

將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基因科學知識娓娓道來,艾滋病、癌癥、疫苗、生物合成、克隆人,夢想照進現實,?健康面前,人人平等。

 

《生命密碼:你的第一本基因科普書》

尹燁 著

中信出版社出版

 

楊煥明、吳軍、馮侖、梁冬作序,陳黎芳、胡曉明、田源、汪詰、尹傳紅聯袂傾情推薦。科普圈、媒體圈、財經圈、科研圈頗受歡迎的生物界“名嘴”尹燁帶你走進不一樣的生命科學世界,刷新你對生命、健康、自然及宇宙萬物的認知。

 

重磅福利!

生命如此美妙,我們卻知之甚少。華大基因CEO尹燁,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和音頻,帶你走進不一樣的生命科學世界。

掃描下方海報二維碼,只需68元就能獲得:

  1. ?價值68元《生命密碼》精品圖書一本(前1000位下單可得尹燁親筆簽名版)
  2. ?贈送尹燁特別錄制的12課時獨家音頻。(獨家!音頻具體內容請掃描海報查看)

亦可掃碼后成為推廣員,掃描海報進入頁面后,點擊右上角生成自己的專屬推廣海報,每單還可獲得20.4元的獎學金。多買多返,不設上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