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中秋假期,知識實驗室(以下簡稱“知室”)9月23日這天在深圳北大匯豐商學院為所有崇尚學習的知識追求者們獻上了一份中秋知室禮包——“共生課堂 002期”。

 

與其選擇在家虛度光陰或者在外忍受人山人海的折磨,不如珍惜這份時光,來沐浴一次知識的洗禮。本期知室·共生課堂邀請到了五位主講嘉賓,展現出心理學、中國傳統文化、化學生物學以及商業和管理學幾大學科的交融共生。

 

北大深研院院長、中科院院士吳云東老師在開幕致辭中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歡迎,并期待共生共創美好未來。

現場800多位來賓與在線觀看直播的觀眾們如同再一次回歸校園課堂,感受真知識帶來的那份魅力與感動。

 

中山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李樺老師在《做情緒的主人》主題演講中揭示了情緒對心理和身體的影響,假如你正在發胖,可能正是情緒管理不到位引起的“壓力胖”,如何讓情緒巨大的能量發揮積極作用十分關鍵。

一直致力于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著名文化學者鄭培凱老師在題為《中國現代化帶來的轉型與反思》的演講中,帶領大家穿越歷史的隧道,感受連綿江水般的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激烈碰撞。

北大深研院化學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學院院長楊震老師曾勵志“要做出中國第一原創的新藥,這是中國人對世界的貢獻。”在他《跟癌癥賽跑》主題演講當中,簡練扼要地闡述了抗癌歷程,也為人類未來健康展現了希望。

數字時代,技術被推上神壇,創新成為一切發展的原動力。演變與重構時時發生,僵化陳舊的商業模式已被淘汰,只有持續更新,一往無前,才能打開商業發展的新想象。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副院長魏煒老師在《共生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主題演講中,表達了他對未來商業模式的探索與思考。

最后,北京大學王寬誠講席教授、北大國發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老師主講了《共生——未來組織的發展路徑》。2018年5月,陳春花老師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了《管理整體論及七個原理》文章引起學界和企業界的雙重轟動,海爾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先生贊其為“絕佳的理論,具有絕對的實踐指導意義,是中國管理學者和中國文化對世界的卓越貢獻”。在艱難的數字化生存時代,她再次為企業管理實踐者獻上新的組織管理邏輯。

陳春花教授在深入中國本土企業進行了長達30年的跟蹤研究之后,提出繼金字塔形組織向學習型組織轉變之后,未來的組織模式將會朝著“共生型組織”進化。她的新書《共生:未來企業組織進化路徑》詳細闡述了何為共生型組織,并且通過解析共生型組織的四重境界,回答了如何構建共生型組織。本書旨在幫助讀者以全新的視角面對當下的挑戰,并學會以新的組織管理邏輯來激活組織和個體。

 

據了解,本期“共生課堂”還吸引了學商兩屆近20家機構的支持,形成共生機構,推動知識的傳播。其中學界代表有東西部高校課程共享聯盟、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等,商界代表有智慧樹、中歐商業評論、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中國人力資源協會、諾亞財富等。真正實現了打開邊界,共生共創。

 

800多位到場來賓有來自東軟集團、華為、騰訊、中廣核、中國平安、聯想中國等數百家知名企業的領導者和高管,以及來自北大校內外多位教育學者一同見證了“共生課堂”帶來的精彩理念。